不粘牙的冰棍儿

2022.1.8 哥本哈根

——“那么,海森堡,你为什么在1941年来哥本哈根?”

  


多次对历史可能性的解构,从头尾来说,是对戏剧的“非戏剧化”,从内容来说,最不缺的就是矛盾冲突,即戏剧的最大特点。几个亡灵没有探寻出答案,然后似乎探寻出了,但是似乎又推翻了。

仍然先是一些剧外的话题。我越来越不知道所谓的文理分科,是进步还是倒退。我了解“存在即合理”,了解相对主义、辩证法,却不知道不确定性原理、扩散率公式,铀的235和238,我知道宇宙的中心是哲学的终极内核,但我不知道宇宙中无数的原子中子是如何组合、撞击,总是缺着一块儿。我看着他们为2的80次方争论,又能理解,又好像很模糊。只谈物理,不谈zz,过去的哥本哈根,不行;现在的这里、到处,也不行。

演员的水准 对我这种观剧不多但眼光蛮挑的人来讲,基本完美了。台词,语气,体态,张力,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但是有些意外的是,我没想到国话的演出是我去过的,表演开始后进场最多的,中途走动最多的,亮手机屏幕最多的一次。一想到是国话,就有点奇怪,但不那么奇怪了。


关于本剧。


【“首先,海森堡是一位朋友。”“首先,海森堡是一位德国人。”】

是谁理性,谁科学?可以说both,因为理性科学的标准可以不一;可以说neither,因为私人情感和家国情怀本就不理性。所以只是抉择问题。


【“我更畏惧的是我必须说什么,怎么说,如何开头。更恐惧的是一旦我失败了会发生什么。”】

开始和失败,究竟指的是这次谈话,还是原子弹的制造,还是他基本不可能成功的希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恐惧使他成功,他想要的控制,不需要勇往直前,反而需要停滞不前。可是控制依旧没有使他成功,他依然从广播里听到了蘑菇云,也没能重振德国的科学。


数学家们靠推理算出玻尔的牌很烂,但是他却以一副不存在的顺子赢了所有人,究其根本,事实是他自己被不存在的顺子唬住了。谁说好多事不是这样呢,一个人只要足够相信,就有可能让第二个人相信。两个人只要足够相信,就有可能成真,所谓“三人成虎”。


【“当你以75 公里的时速下滑时,决定不是人为的。”

“猫是活的,猫也是死的。”

“你既转左了,你也转右了。”】

不得不插一句的是,我非常不合时宜地想到了电车难题,可能仅仅是因为看到了那句“决定不是人为的。”我没想到原来360百科上对于情境的描述是一个疯子绑了五个人和一个人。很久没有过这种让我心中强烈战栗的恐惧了。我想到昨天的幕布上像女人的脑袋的波纹,瞥见挂着元素符号的蘑菇云像一个长着卷发的人头。我甚至去关灯都迈不开步子。

说回这几句台词吧。我不确定它们是不是想表达,看似深思熟虑的选择,实质上都是无意义的。因为不论你纠结多久,好像都只是在靠近宿命的过程中的一小步而已。你每纠结一次,比例尺就越小一分,如果无限推理下去直到无限,那每一次的抉择都可以忽略不计的了。

不救克里斯汀,不做被绞死的英雄。讲实话我前面并没有明白为什么要屡屡提到被在水中身亡的克里斯汀,直到剧中做了这个类比。玻尔去救克里斯汀,就仿佛海森堡参加反纳粹组织一样,正义,善良,充满道德的芳香,但会失败。这个蛮好理解的,依旧是选择与宿命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道义良知的物理学家能否从事原子能实用爆炸的研究,对吗? ”】 

啊哈。又是一个矛盾。也许现在不研究,以后,等到一切和平以后,核裂变的研究上依旧会有历史性的突破,科学会以一个损失更小、更和谐的方式飞速发展。可是科学是无限发展的(至少目前为止大部分人都这样认为),人却迟早是会走到终点的。如果向人们解释着为了不将战争的损失最大化而故意停滞探索进程,有谁不能认为这是在找借口。如果求知的欲望足够强烈,那当他发现,科学的光辉原来是原子弹爆炸映出的火光时,他会不会自己忏悔,世人会不会把他当作一切毁灭的导火索。就像爱因斯坦,我不知道广岛和长崎会否有人对他有所怨怼,但我们之所以能够毫无保留地称赞他的相对论,多少有一部分原因是在于我们的万千城市不是轰炸目标。


【P1】


我太喜欢这段充满历史感的文字了。在这里看不到任何文理色彩,政治色彩,所具有的只是无限的宏大、神秘、瑰丽的奇异。在这里,不作为什么国别什么人种,仅仅作为人类,一次次地睁眼,打破苍穹,又一次次地甘之如饴地,如痴如醉地轻舔着囚禁他们的牢笼的铁栏杆。人类从不知科学为何物,到开始相信绝对的理性和精密的计算,再到大胆的假设一切的测量都是人类行为,就好像会一直延展下去,何为波浪式前进,何为螺旋式上升,这一切都太神奇了。


【“如果是海森堡:在宇宙中心,那他在宇宙中的盲点就是海森堡。 ”

“ 那就.. ”

“那就不该问他为何在1941 年来哥本哈根。他不知道! ”】

这就是在推翻中进步吧,当他们说出且明白这句话时,会不会是巨大的成就感伴随着不可忽视的虚无感呢?就像是灵光乍现,眼前一面亮光,但事实上却是什么具体物什也看不到。


【“如果你在做某事就专注于它,别再思考做它的事;如果你思考了,实际上,你就没能做它。”】

人们永远无法真正认识一件事情的全貌。就像这句话说的,如果你在当中思考,这件事本身将会因为你的思考而不完整,如果你过后思考,记忆过快蒙上的尘土会让你在怀疑中不断遗忘。


【“ 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没做,这样我们将我知道我没做的原因。”

 “ 因为他没想要造原子弹!”】

  这组对话让我从上面的矛盾中抽出来,继而对这个问题顿悟,然后向后靠在椅子上愈发沉默。从别人身上探讨自己行为选择的根源,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做法。可是这里,起初两个人都不明白海森堡为什么自己不去算扩散率公式,最终多少也是有了个答案的,这种由潜在的主观驱使所做出的的决定,能不能算作宿命呢?我想,可能一切解释是在事后作出的,应该能算是非人为抉择的吧。

 

【P2】


这是全剧的终结。结局,以及核心,就是不确定性原理,因为这是一切发端的原因。

评论
热度(2)

© 不粘牙的冰棍儿 | Powered by LOFTER